close

宗教皈依是場有風險的進化之旅



法師:



最近這一連串宗教風波後,很多人一提到宗教,總覺得我的靈魂和錢都有被騙的風險。因此,很多追求靈修境界的人,反過頭來肯定正信佛教徒是以歡喜心與感恩心,來積極化解生活衝突,推展社會淨化, 投入慈善救濟的行列。不知道你對這有什麼看法?



治療師: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所有道德理想的善意聲明是很廉價的東西,每個人都可拿來掛在口頭,重要的是你善意背後的潛意識動機。如果不把這些潛意識動機弄清楚,就沒辦法度過修行路上各種心靈考驗 的關卡,只能停留在虔誠心的層面,時而道德,時而迷信。





第一階段-從懺悔到道德實踐



第一個障礙:神經質的罪疚感



法師:



你是不是對道德抱有敵意?精神分析該不會是有意鼓勵人放棄道德約 束,一心享受性本能的愉悅吧?



治療師:



這讓我想起西方人有個笑話,內容是說美國嬰兒潮這波新生代,內心 有困擾時,都去找心理醫生,不找牧師。因為,牧師會說:「孩子, 快點坦承自己的罪過,投入主耶穌基督的懷抱吧!」心理醫生則是說:「你根本不需要悔改什麼罪過,只要面對潛意識就夠了。」



當然,這有點把事情太簡化了。你要瞭解,當初弗洛依德觀察到他周 圍那些維多利亞時代的人,把「意志」當成壓制「欲望」的武器,結 果把自己搞成欲求不滿、情感乾枯和自我譴責的地步。所以,他才指 出人為什麼會產生「自我的病態防衛心理」,就是因為慘遭「超我的道德監督」和「本我的性驅力」夾殺所致。因此,「調節本我和超我

的對立衝突」和「消除童年期的心理創傷」,就成為精神分析的治療目標。



這樣,法師不會還誤解精神分析學派了吧!



法師:



如果從佛法看來,這些創傷之所以不能復原,其實是因為不肯接納業力因果的道德信念,不願意懺悔自己的業障,才會這樣惡化下去。人本來就會有「天理」與「人欲」間的心理爭扎,這才表示你有在反省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再造業了。這是件好事,值得恭喜啊!



治療師:



不過要注意這個心理爭扎是不是很神經質,有沒有一種自己該被懲罰或是怕被別人厭惡責難的罪疚感。



舉個最常見的情況來說,一位典型的東方女性,她平常很懂事,可是她父母有時很不可理喻,干涉她太多事情。所以,有一次她忍不住, 脾氣發作起來了,當面頂撞父母親。事後,她很愧疚,因為她相信「 父母縱有百般不是,子女也不可責備父母。」這個愧疚感持續得很久,半年後她與男友所經營的親密關係宣告失敗,她認為這件事就是業力的懲罰,因為她竟然懷有怨恨父母親的心理。實際上,她是為了維 護「乖巧孝順的道德面具」,而把自己獨立自主的欲望壓制下去,她 心裏充滿了一種被犧牲的悲壯感覺,可是她男友並不體恤這一點,使 得她也開始埋怨男友,又很不安地壓制自己對男友產生的敵意,自此 兩人的關係便蒙上陰影。



法師:



真正了解因果法則的人,是不會輕易動怒的。因為,他們知道這種情 緒發洩若是出於自私的欲望,不但傷害到自己和對方,事後更會後悔 萬分,怎麼又讓彼此的業力纏縛多繞一圈?所以,證嚴法師也常跟婦女開示:「對痛苦要歡喜接受,痛快去。」



至於,很多人把業力觀念視為「牽連整個生活面的懲罰力量」,就是一種恐懼和無知,不會善察因果,才會誤把生活面的失敗,歸罪於自己的業報。這類人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受到民間術士乩童的恐嚇和哄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astro 的頭像
    leeastro

    能量心理學的治療體系:能量醫學、心理治療和靈性療癒的結合

    leeast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