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師:
我知道,為死後永生做好準備工作,是所有宗教最「崇高」的目標。但是,弗洛依德認為這是一種天國的催眠曲,是用來補償人類為了文明的團結安定,所犧牲掉的性欲快樂和破壞本能。德國詩人歌德有句名詩,就是為此質問神的力量:
「汝引我們在此令人難耐的夢土上徘迴,使我們犯下重罪。
然後,讓懺悔以無法承受之重折磨我們,瞬間犯下的罪行,
換回的難道只是終生的苦惱。」
因此,我想用懺悔的方式,來求佛力的加持,希望能有那麼一天飛升極樂,是有點考驗他們信心的味道,充滿了是否能夠得救的不確定感。當然,我承認它有寬慰的效果,但也有沮喪自己信心不堅定的時候,甚至會陷入更深的疑惑與空虛。
這時候,佛法要怎麼辦?
法師:
宗教生活的基礎是悔改,有悔改才表示你有真心皈依三寶,內心有依靠後,自然能得安樂。皈依的過程,有得救的快樂,可以灌輸自己一種積極生活的願力;也有修行的掙扎,自己一直在良知和欲望的戰場中打滾,無法脫身。所以,悔改是一場艱苦的朝聖之旅,畢竟要超度到彼岸,不是光靠花錢做功德就可以的,你要付出修行掙扎的代價才行。
有了這種認知,在沮喪疑懼時,更是要精進修行,才能修成把低級欲望傾向永遠鎮壓住的力量。
治療師:
法師這種說法有很崇高的「道德自制」色彩,但未免太忽略了人類軟軟弱情緒和恐懼態度的破壞性影響力。否則,為什麼佛教的五戒和上帝的十誡,沒有製造出一批批負責任的道德主體呢?為什麼又有那麼多信徒是以半虔誠的消費心態,來擁抱宗教呢?
而且,有些人沒有打這場內心爭戰的條件。先別說他們的意志力不夠,光是他們的童年創傷,就夠讓他們在上陣前忙亂成一團了。也就是說,他們的悔改方向本來是在於深刻的情感淨化,可是受到童年創傷的影響,就轉向了。有時,轉向外在的偶像依靠;有時,轉向內在的自我懲罰。
為什麼會這樣呢?美國心理學家馬思洛,就是提出「需求層級論」和「自我實現」的那個,他指出一個人的成熟過程是從精神官能症的假問題,轉向真正的、不可避免的存在性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人常會藉著壓抑、投射或否認的方式,說服自己老早超越了需求安全感、歸屬感和自尊的層次,而投向更高的靈性價值的追求層次,遂形成了一種「超越未滿足需求的假成長」現象。
法師:
當然,我不否認有人當不了道德意志的聖戰士,這是因為他們太軟弱了。如果牽就這種軟弱的人心,而使我們不覺得有天理人欲之戰的必要,就表示我們已在惡業中浸泡太久,良心才會發霉了。
治療師:
但是法師有沒有想過堅強懺悔的人也會出差錯。比如說,他們可以利用宗教的懺法儀式,來強化靈性價值和原始情欲的分裂,以便躲避、甚至蔑視自己內心深層的七情六欲。這種分裂如果配合上「別理此生臭皮囊,當謀死後蓮花身」的信念時,他們就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死後歸宿,也覺得有絕對正當的理由,把所有俗世的煩惱與衝突擋
在心門之外,讓自己的清淨心地每天都有打鎮定劑的效果,以笑看世人為那功名忙與盲。
問題是,欲望不僅是盲目的生存動力,也是蘊含著你這輩子生存意義的學習課題。如果你不在解決欲望課題的學習過程中,練就觀照苦惱生起之因緣條件的能力時,根本你連人道的理性、阿修羅道的競爭效率和天道的高峰經驗都修不到了,更何況要直攻脫離六道輪迴的解脫保證班。如果你隨便買了一張搭乘天堂列車的贖罪券,就是在冒一種賭博的風險,要不你是個蒙神佛垂憐的幸運傢伙,否則你就淪為一個吃下寬心藥方的餓鬼。
因此,我們對於道德意志和情緒欲望的糾葛,就有進一步同情性了解的必要性。否則,懺儀只是會淪為神佛權威對人類情欲的惡性打壓手段。
法師:
在現代忙碌生活的壓力下,我們總是想盡辦法替自己的惡業開脫,為自己找到各種停止懺悔的理由。最常見的變通方式,便是用財布施換取佛菩薩的超度力量,或者是把懺悔儀式當成消除罪惡感的工具,就會造成「施主花錢,法師代勞」的情形。
禪宗有個故事,就是在嘲諷我們那種仰仗宗教儀式的消費者心態:
梁武帝問達摩大師:「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摩云:廓然無聖。
上問:「朕建寺齋僧有何功德?」
摩云:無功德。
帝曰:「對朕者誰?」
摩云:不識。
帝不契,達摩遂渡江至魏。
但是,宗教儀式確實有其聖潔的拯救力量,只是要靠我們的誠心來回應。
治療師:
溝通分析理論的創始人伯恩(Eric Berne)也提過這一類「宗教良心的欺騙」遊戲。腳本內容是「罪人」整個禮拜不是在斥責員工,污蔑妻子,對小孩大吼大叫,就是在亂罵他的商業競爭對手。但是,禮拜天一到,他就準時上教堂,唱著「我對上帝感到羞愧」的聖歌,出教堂後,就確定自己又享有了「往後一周都是美好的」感受。
這讓我想到西方的告解儀式,當初先是受到啟蒙主義的影響,才擺脫掉地獄的詛咒陰影,然後是受到精神分析的影響,與傳統的父母式道德觀劃清界線。如此一來,告解的重點才從「數落自己罪過」的意向,往「與天主、人及深層自我和好」的意向轉移。
- May 21 Mon 2007 09:37
宗教信仰可能引發的第一個心理障礙:神經質的罪疚感(4)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