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師:
但是,人心本來就是非常軟弱無助、恐懼不安的,很容易就為自己帶來不幸和自我挫折,這時候的重點可不可以不要放在正知正見的灌輸上面,而是先諒解並瞭解這些無知退縮的自我保護力量。
也就是說,在給予道德勸解之前,先要以無條件接納的態度,尊重他們對成長的 恐懼和退縮心態,並且滿足他們對安全、歸屬感的需求。
這樣,我們才能察覺出他們的罪疚感是內具促進心理成熟的掙扎意義,還是帶有導致心理退化的神經質症候群?否則,我無法想像心理匱 乏的人,如何能夠善巧地觀察煩惱生起的因果脈絡?
法師:
其實,宗教的主要功能不是提供道德的規定,而是追求道德判斷和道德行動的終極意義。也就是說,當世人問道:「為什麼不幸的事,會 發生在好人身上,這個世界還是個友善的地方嗎?」,或者問道:「 既然這個世界沒有公道可言,為什麼還是要堅持過一種倫理生活?」
宗教的信仰便會用一套生命意義的宇宙觀,解釋你為何會對現實世界有無意味的感受,並給予他們救贖的保證,讓他們能以感恩的心情 ,重新投身於道德的行動。 所以,宗教其實有很強的情感慰藉作用,信徒會對「佛菩薩的無緣大 悲」有很純粹的情感直覺,那種虔敬的心情會賜給他們法喜充滿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因此,宗教信仰的情感皈依有幾個階段,首先是懺悔自己過往所造諸惡業,接著是感受到覺悟者的無限安詳的風姿,然後在法性真如海中發願,做出以諸功德供養眾生的熱情倫理決定。
這種「發願改過法」在明朝《了凡四訓》問世後,就是民間道德勸化的主流思想,也算是佛法世俗化的一種貢獻。很多淨土宗大師,如蓮池大師和印光大師,都強調這種「功過格」的法門,只有講這種因果報應的道理,末法眾生才會信受道德修持的重要性,老老實實地斷惡修善,好改造自己家族的命運。
治療師:
我承認這種情感皈依的三階段,是一個理想的心靈發展程序。但是,有一點我們也不可否認,就是皈依的過程也有疑惑、退轉、中斷、崩 盤的時候。
這時候,佛法要怎麼處理呢?
法師: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自己也很頭痛。
比如說,在第一階段某些信徒發願吃素唸佛後,跟家人產生很多爭議,如營養不良、斷絕夫妻性生活、往生西方跟家庭和樂那個重要等,如果時間無法淡化這些家庭衝突時,有些信徒會回頭找師父商量 ,看看問題是出在自己修行很僵硬偏激,或是家人業障深重與修行無 緣。
一般來講,我們的標準回答是:人際關係有很多難題,你可以私下用念經的功德,祈求佛力的加被,消除家人之間的惡因緣。然後,你要以感恩和容忍的心態,細心調整家庭生活的轉型過程,等待家庭諒解 或法喜充滿的善因緣,慢慢地、完整地發展成熟。總之,要讓家人感覺到的東西,是你生活態度的柔和調整,而不是你宗教儀式的硬性堅 持。否則,你家人會覺得你愈來愈難溝通,根本沒有什麼信仰的生活效益在你身上出現。有一天,你一定會被反問說:「你整天叫人不要 執著,難道你沒有察覺自己才最執著嗎?」
治療師:
其實,我們治療師發現在第一階段悔改時,除了跟家人溝通的問題之 外,還涉及到罪惡感的問題,很容易產生很多不必要的恐懼。最常見 的恐懼便是害怕業力的懲罰,甚至害怕到有什麼不如意的事,就歸結成累世的冤親債主來討債了;或是只要家人批評自己信什麼神佛,就 擔心家人犯了毀謗神佛的重罪,死後會墮入十八層地獄。
我就碰到一個「報應恐懼症」的案例,這位小姐是個長女,她媽媽有嚴重的憂鬱症,常常跟她說:「我就是上輩子欠你爸爸的債,今天命才會這麼苦。」因此,她努力幫忙家事,以減輕媽媽的重擔,奇怪的 是她媽媽似乎很難取悅,總是會找出小錯來嘮叨一下,讓她覺得自己 是不是前世也欠了媽媽一屁股債。長大後,她做任何事都力求完美, 以便活出佛教徒的高標準,可是壓力負荷過重時,她會被一種念頭纏住不放:「會有什麼報應,發生在我身上嗎?」
事實上,由於母親從小就用宗教觀念來控制她所有生活細節,使得她有違背她媽媽意思的衝動時,她就害怕會受到上天的懲罰,久而久之,就形成一股報應隨時會來的焦慮感,使她永遠無法安心接納佛菩薩的大慈大悲。
我用家族治療法,才讓她領悟到內心那個不斷「自責」和「自我要求 」的聲音,是一種綑綁住她們母女一輩子的生活規則-「女人不吃苦不受罪的話,不僅無法受到家族的肯定,也無法獲得佛祖的垂憐,將來也會沒有好報應的。」
這種良心過度敏感的錯誤信念,是她在家庭系統中,透過母親的教導 ,被迫學習到宗教的律法面,而失落了恩寵面。也就是說,她沒有父 母溫暖呵護的經驗,就無從在情感上真正領受佛菩薩的大悲心,反而 是整個腦袋困在因果報應的論調裏,自己嚇自己,嚇到最後,「對罪 行的道德譴責」演變成「對生命的詛咒」。
- May 21 Mon 2007 09:24
宗教信仰可能引發的第一個心理障礙:神經質的罪疚感(2)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