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sychology of the Futurea

by 史坦尼斯拉夫‧葛洛夫( Stanislav Grof)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史坦尼斯拉夫‧葛洛夫出生於捷克首府布拉格,並且在捷克完成正統精神醫學訓練,然後就開始研究迷幻藥的精神醫學治療潛力 。 後來,他移居美國,曾經先後在馬里蘭精神醫學研究中心與約翰霍普金 斯大學主持研究與擔任教職。而後,他和妻子克麗斯汀娜在加州以賽蘭 研究機構待了十四年,並且發明「全象呼吸法(Holotrophic Breathwork )」。葛洛夫不僅是當代超個人心理學理論大師之一,同時也是國際 超個人協會的創始先驅。他現居住在北加州磨坊谷,在葛洛夫超個人訓 練中心主持全象呼吸法 與超個人心理學訓練工作坊,並且在世界各地 演講。

⊙學弟 劉增平撰寫( 美國北科羅拉多州大社區心理諮商碩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碩士, 美國認証諮商員 #63416)

⊙學長 李孟浩審修









摘要:





本書是葛洛夫大夫在研究「非常態意識(nonordinary states of consciousness)四十餘年後,對其思想所提出新的綜合性與系統性解釋

架構。他指出現代心理學對於意識的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他企圖用過 去對非常態意識研究的資料,建構一套「全象意識狀態」的超個人心理學理論進路與治療方式。這種超個人心理學路線將會對以唯物論哲 學為典範的心理學、精神醫學、心理治療與其他學科,造成徹底的衝擊和轉變。作者進而指出:人類未來前途的唯一希望是人性的內在轉 化和意識層級的提昇。筆者在此會對全書九章做出重點摘要,以利讀者能夠儘速了解全書宗旨。







一、 非常態意識之療癒與啟發潛能





作者在本章中討論何謂非常態意識以及其在人類靈性、文化與儀式中所 扮演的角色 。他認為「全象狀態」可超越常態意識範圍的限制,並且指向存在的完整性和總體性境界。因此,他在章末指出:新的全象狀 態研究可對人類意識性質、心理疾病的病因與治療、人類靈性地位及自然界的實相等議題,產生重要的影響 .









二、 人類心靈的圖譜





葛洛夫根據其意識研究的成果,來批判唯物論科學把人類意識當作大 的神經生化過程。他認為意識並非物質的附屬現象,而是存在層面的「首要特質(primary attribute)」,同時也是宇宙意識的一部份 。他也從 全象意識的開發過程中,發現人類心靈結構具有出生前( perinatal )、出生後(postnatal)與超個人(transpersonal)三重不同面向。但是,傳統精神 醫學與心理學的心靈模型只局限在出生後的面向上。



所以,作者強調「出生創傷」在人類心理發展以及情緒與身心問題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葛洛夫列出四種出生前的經驗類型,並稱之為「基本出生前母軸狀態 (Basic Perinatal Matrices)」 。他透過個案的現象學描述,凸顯了出生前 階段的特質,及其與心理疾病的關係。他在深入探究「出生後面向」後 ,發現相關的情緒經驗記憶會動態聚集在一起,並且會被外界刺激引發 相關的記憶,也會影響心靈對外界的知覺。因此,他提出「濃縮經驗系 統(System of Condensed Experience)」這個概念, 來指稱這個組織內在 與外在經驗的心靈律則。而且,濃縮經驗系統中,情緒知覺的原初形式 可以追溯至出生過程的心理創傷。最後,他定義「超個人經驗」的特色 是超越時空與肉身的限制,而直接與宇宙意識和世間萬物相感通。



葛洛 夫在章末把超個人經驗的多樣化內容逐一列出,並且比較他與另一超個 人理論大師威爾伯(Ken Wilber)觀點的異同。他的臨床研究肯定

威爾伯 「全息世界觀」的超個人層次不但具有本體論上的實在性,也具有經 驗上的真實性。但是,他並不贊同威爾伯 的「意識階層說」,並且希 望未來能與威爾伯進一步對話。他也期許人類心靈的新圖譜不僅能使我 們重新了解心靈結構及其疾病之成因,也能對心理治療帶來革命性的影 響。









三 、情緒與身心疾病的結構







葛洛夫在本章中以全象意識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來探討情緒與身心疾 病的結構與成因。他批評當代精神醫學對焦慮症、恐懼症、歇斯底里症、憂鬱症、躁症、強迫症、酒藥癮、邊緣型人格違常和自戀型人格違常等精神疾病的治療與診斷方式,只建立於神經生理學、生物化學、基因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基礎上。葛洛夫詳細分析各個不同精神疾病 的症狀與病因,企圖提供我們一個完整的病理學圖像。他特別強調佛洛依德學派精神分析與當代精神醫學皆忽略「超個人」與「出生前」 這兩項因素對心理疾病的影響。他同時也深入解釋各類精神疾病的形成如何與出生創傷及超個人需求相互關聯,並進一步討論可能的治療 方向。









四、 靈性緊急狀態





葛洛夫認為當代精神醫學與心理學誤把許多被生理因素、創傷經驗和 靈修所引發的心理現象,診斷為精神病態。其實,這些「靈性緊急狀 態(spiritual emergency)」是邁向高層次心理功能與靈性覺察的契機,並 且包括許多不同的經驗,如薩滿危機經驗、昆達里尼的喚醒、高峰經驗、前世經驗、臨終經驗、外星人綁架經驗和酒癮與藥癮。作者不願 替這些現象冠上病理學的解釋,反而視之為具有療癒及轉化之心理-- 靈性危機。在此,危機即是轉機 。但是,正面轉化與成長的發生需要 仰賴超個人取向的治療師從旁協助,才能開發全象意識狀態。不過,葛洛夫特別指出在處理酒癮引發的靈性緊急狀態時,必須要先協助案 主「解癮( detoxification )。因此,可行的方案是結合戒癮十二步驟計劃(Twelve Step Program)與超個人心理學,並且以超個人層面的洞見來審 視上癮行為的心理根源 ,來達到深層的療癒與轉化。









五、理治療與自我探究的新展望





葛洛夫在本章探討「心理治療的全象策略(holotropic strategy of psychotherapy)」, 想要先暫時激發和強化情緒與身心失調的症狀,

再進而釋放壓抑的情緒與生理能量,來喚起遺忘的創傷經驗,最後達 到減輕與療癒症狀的結果 。全象治療是以全象呼吸法作為治療方法 ,亦即透過急速呼吸 、引導性音樂和身體活動技術來作為治療方式。它 和傳統談話式心理治療的差異,在於提供一套涵蓋心靈三個面向的有效治療理論與方法 ,並且能和其他治療流派相整合。









六、 靈性與宗教





葛洛夫指出全象狀態的觀察與研究可以顛覆西方唯物哲學的典範,並 且重新確認靈性的實在本體論地位。所謂「靈性經驗」是指意識直接與實相的非常態 (nonordinary )面向接觸 ,並且可分成包含兩種形式: 「體証的內在靈性」與「冥契的超驗靈性」。作者進一步區分「靈性」與「宗教」的不同,靈性是一種個人直接和宇宙交流的關係,宗教 則是一種有制度的組織活動。真正的靈性是建基於神秘經驗且超越宗教的形式。作者批判西方精神醫學與心理學把許多涉及靈性面向的意識經驗與文化活動視為病態。他認為唯有兼具向靈性經驗開放與科學性研究取向之超個人心理學,才能使我們真正揭開實相的面貌 。









七 、死亡與瀕臨死亡經驗 ---- 心理學、哲學與靈性的觀點





葛洛夫在本章中討論到有關死亡在心理學上的意義、 瀕臨死亡經驗、 意識在死後存活的可能、業力與輪迴、古代有關死亡的典籍與面對死亡的訓練與準備。他認為面對死亡的經驗會使當事人的價值觀、生活 態度與人生哲學有極大的衝擊與轉變 。當代西方社會對死亡的曲解與漠視會扼殺死亡中所蘊含之靈性開展契機。作者引証許多當代死亡學 與他自己的意識研究中,有關離體經驗、前世記憶、輪迴、業力與幽靈等現象之可靠的經驗資料,來強調這些現象對我們的啟示。他也指 出「迷幻藥治療法 (psychedelic therapy)」可減輕臨終病患的身心痛苦,同時也能協助患者打開與宇宙相連的密契經驗,並且以詳和的態度 面對死亡所帶來的恐懼。









八、探究人類意識的極遠範界 - 宇宙遊戲





作者在本章中從意識全息狀態的研究與開發,來探討有關人類存在的 根本課題:實相的性質、宇宙之創造原則、人類與創造原則間的關係、 創造的動態過程和阻礙人類了悟真實自性的禁忌與善惡的問題。他 指出自己對這些課題的回答與常青哲學( perennial philosophy)及當代科學新浮現的典範(emerging paradigm)有許多相似之處。葛洛夫認為透過 深度的自我探索,人類可以認肯內在神聖的自性是與宇宙的創造原則 、絕對意識或普遍心靈相連結。否則,世間萬有皆會因為個別意識的 自身同一性( identity),而與絕對意識的根源分離,並且試圖以有限的思維邏輯掌握表相,作者指出對全息狀態的洞察( insight )有助於解消 個體與絕對意識之間的界限,並且引導個體重回與絕對意識合一的境界。他批判當代唯物科學、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把與絕對合一的密契 經驗 (mystical experience)貶抑為病理現象,當代的宗教組織也以儀式阻撓靈性的內在開啟過程,當代西方社會則把原始文明所發展的靈性 開發方式認為是迷信的產物 。



葛洛夫接下來以「相反而相成」來定義 善與惡的關係。他也指出唯有透過對實相的洞察,才能發展出一套超 越約定俗成規約的價值系統,並且真正了解善惡的問題。最後,他在面對如何調和現象界與超驗界的困難時 ,強調妥善運用肉身我(body- ego)參與現象界所得的「實用知識」 與開發超個人覺察所得的「智慧」, 是使我們體証空性並安住當下,來如實面對生命中苦樂喜憂的不二 法門。





九、意識進化與人類生存





葛洛夫在本書的最後一章探討超個人心理學與意識研究如何能夠減緩 全球的生態危機,就他的分析看來,生態危機基本上是一種「心理 - 靈性危機」,解決之道則需依賴兼顧理論與實踐的超個人心理學,來 進行「人性的內在轉化」。如果人類依照唯物的論觀點,把宇宙視為機械系統,或把意識視為大腦產物,就會使人類利用和剝削大自然, 並且用適者生存的競爭態度來對待彼此。我們唯有透過深刻的哲學反省與超個人之洞察,才能瞭解自己與有情眾生彼此息息相連,並且共 存於整體互連的網路中。作者特別針對「暴力」與「貪婪」這兩種影想人類歷史甚鉅的毀滅性心理力量,指出心理病因和內在轉化之道。







個人評論:





葛洛夫試圖以個人從事超個人研究的多年成果,來對人類心靈結構提出新的理 論解釋,並且建構一套取代唯物論的超個人典範。他不僅運用大量的臨床觀 察與研究,來提供經驗上的佐證,也提供一套全息呼吸法來進行身心靈的治 療。他也想以此來替心理學描繪出新的藍圖,並且

規劃未來發展的方向,以 便能讓人類進行意識的內在轉化,來超克文明的內在毀滅危機。



本書的特色在於個別篇章皆是濃縮作者相關領域之專書而寫成,並以綱領性的 介紹來總括其多年的研究貢獻。讀者可以透過本書掌握到葛洛夫意識研究的理 論梗概與治療方式 ,並可進而按作者的指示去延伸閱讀資料,而能從不同時期 的著作來了解作者建構新典範的細部過程。



筆者認為作者所提出的超個人心理學進路,為未來建構跨學科的人類意識理論 提供重要的貢獻。但必須進一步思考的是,我們如何以對話的方式整合不同超 個人理論間的歧異。此外,如何以新的意識典範整合當代科學內部的非唯物論典範的理論發展走向,並且在現有理論的相互融合過程中,逐步推動典範轉移 ,也是當務之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ast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